申冉 摄 中秋节小长假期间,过去遭到广泛关注和争议的两名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,陆步轩和陈生,把猪肉铺子开到了江苏会南京。
北大才子卖猪肉的牌子引来当地民众排队抢购,好奇才子卖的猪肉味道有哪些不同。
这两位寒门生的八十年代北大才子、九十年代创业先锋,也以我们的坎坷历程,给当下时髦的创业浪潮一些前车之鉴。
在南京当地一家超市内的猪肉档口内,面对买菜的大爷大妈,陆步轩站在肉案前,仔细用剃眉刀大小的剃刀,飞速给一块猪肉皮摘去细不可见的毫毛,然后切骨斩肉包好,礼貌地送到客户手中。
一系列动作麻利而安静,让人没办法想象如此熟练的屠夫,过去是北大中文系毕业、文绉绉的才子。
站在陆步轩身后的老板,则是另外一位北大才子陈生。
两人同出名校,各自修行,最后殊途同归,走上杀猪卖肉的行当。
他们的历程,在2003年曾引发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考虑和争议。
陆步轩,1985年陕西长安县高考考试文科状元,考入北大中文系,就业的道路历经坎坷,从县级国有企业,辗转下海从商遇挫,继而被迫靠卖猪肉为生;2003年,因北大学子卖猪肉而闻名天下;2008年,与陈生合作开设杀猪培训学校,同时经营我们的猪肉连锁店。
陈生比陆步轩早四届毕业于北大经济系,被分配到广州委办公厅做公务员,主要负责写各种政府文件演讲稿。
当时的月薪86元和一眼望得到头的公务员生涯,令陈生下定决心、离职下海。
从外贸到房产,陈生一路走的非常顺。
2000年左右,陈生发现市场上居然没真正的土养猪肉,要吃好猪肉就要去农村找亲戚,名校经济系毕业的他立刻发现这个市场非常大,决定开设养猪场售卖猪肉。
两位北大校友合作开设的全国首家杀猪培训学校,陆步轩甚至为怎么样科学地杀猪、卖猪肉写作了一本教程,培养有专业素质的屠夫管理者。
陆步轩在采访中告诉记者,现在,这个杀猪培训学校已经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设班讲课。
从2008年到今天八年多,共讲课80余期,每期都有百余名学生毕业,成为练习有素的专业养猪、杀猪管理人才。
大家收的基本都是大学毕业生,毕业了大多数也都走上管理职位,成为企业的中层。
而陈生当年投资千万的养猪企业,也在全国多个大城市设立贩卖点,现在收益过亿元。
从2003年到今天,十余年的时间,大学生卖猪肉已不再引发社会激烈争议,创业浪潮令大学生乐于尝试任何新鲜行业。
对此,陆步轩觉得,任何行业,只须有能力、有智慧、有心,都能成为教授,都能成功。
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,我觉得,没足够能力和社会关系的社会新鲜人,还是先当职员,再考虑做首领,走的更稳。
从公务员铁饭碗下海,成为成功商人的陈生,则坦言:我的一些同学,大多数目前已经是厅级干部,我会告诉他们,目前的下海环境远不是三十年前了:当时下海是拼胆子,只须你敢拼就能成功;目前的环境,更讲究革新的脑子和创业的才能,对公务员来讲,须面临更大挑战。